
幸宇云,1977年11月生,男,漢族,江西南康人,德國哥廷根大學博士,研究員,博士生導師。長期承擔《動物繁殖學》的教學和實踐教學任務;并長期從事動物遺傳育種與繁殖專業的科研工作,現專注于家豬基因組編輯技術和產品的研發。先后主持省部級及以上課題9項,其中國家重大科技專項1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4項;參與國家和省部級項目10余項。科研成果獲江西省科技進步一等獎(排名第七)1項,農業部中華農業科技獎“優秀創新團隊獎(等同于科研成果一等獎)”1項和江西省科技進步獎二等獎(排名第二)1項。參編《動物繁殖學》等教材3部;先后發表學術論文40余篇,其中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SCI論文近20篇。
教育經歷:
2007/08-2010/07:德國哥廷根大學,農學院,博士;
2001/09-2004/07:江西農業大學,動物科學技術學院,碩士;
1995/09-1999/07:武漢輕工大學,飼料科學系,學士。
工作經歷:
2018/11-至今: 江西農業大學,動物科學技術學院,研究員;
2014/01-2015/01:美國杜克大學,兒科系醫學遺傳學分部,訪問學者;
2012/11-2018/10:江西農業大學,動物科學技術學院,副研究員;
2004/08-2012/10:江西農業大學,動物科學技術學院,講師/助理研究員;
1999/08-2001/08:江西農業大學,飼料科學研究所,研究實習員。
代表性研究成果和學術獎勵情況:
一、以第一或通訊(含共同)作者發表的代表性論文
1. BMPR-IB gene disruption causes severe limb deformities in pigs. Zoological Research, 2022, 43 (3): 391-403.
2. Efficient simultaneous introduction of premature stop codons in three tumor suppressor genes in PFFs via a cytosine base editor. Genes (Basel), 2022, 13 (5): 835.
3. Genome-wide DNA methylation and transcription analysis in tongue and biceps femoris muscles of cloned pigs with macroglossia. Animal Genetics, 2021, 52 (5): 608-620.
4. Dissection of the genetic mechanisms underlying congenital anal atresia in pigs. Journal of Genetics and Genomics, 2020, 47 (5): 285-288.
5. Integrated analysis of miRNA and mRNA expression profiles in p53-mediated PFF cells. Cell Cycle, 2020, 19 (8): 949-959.
6. Semen quality improvement in boars fed with supplemental wolfberry (Lycium barbarum). Animal Science Journal, 2019, 90 (12): 1517-1522.
7. A model of mucopolysaccharidosis type IIIB in pigs. Biology Open, 2018, 7 (10): bio035386.
8. The increased expression of 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 leads to a decrease of fecundity in transgenic Large White female pigs. Transgenic Research, 2017, 26: 515-527.
9. BAC mediated transgenic Large White boars with FSHα/β genes from Chinese Erhualian pigs. Transgenic Research, 2016, 25: 693-709.
10. Production of transgenic pigs with an introduced missense mutation of the 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receptor type IB gene related to prolificacy. Asian-Australian Journal of Animal Science, 2016, 29: 925-937.
11. An imputation-based 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 on traits related to male reproduction in a White Duroc × Erhualian F2 population. Animal Science Journal, 2016, 87: 646-654.
12. A further look at porcine chromosome 7 reveals VRTN variants associated with vertebral number in Chinese and Western pigs. PLoS ONE, 2013, 8: e62534.
二、獲得的學術獎勵
1、豬多肋性狀的因果基因鑒別及產業化應用,江西省科技進步一等獎,2022年度,排名第七。
2、中華農業科技獎“優秀創新團隊獎”(等同于科研成果一等獎),2013年度,排名第八。
3、胚胎移植與性別控制技術的優化及其在優質奶、肉牛高效生產中的應用,江西省科技進步二等獎,2008年度,排名第二。
主持或參加科研項目情況:
1、主持在研國家自然科學地區基金項目,基于豬內源性逆轉錄病毒RT的PE編輯系統開發。2023-2026年,42.9萬。
2、主持完成農業農村部項目,地方豬遺傳材料采集制作(玉江豬、樂平豬、贛西兩頭烏豬),2019-2020年,30.0萬元。
3、主持完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豬先天性肝門閉鎖癥致病基因的鑒別,2018-2021年,67.2萬元。
4、主持完成國家重大科技專項,抗病高產轉基因豬新品種培育,2016-2020年,5235.40萬元。
5、主持完成國家自然科學地區基金項目,鑒別影響豬脊椎數主效基因VRTN的因果突變位點,2016-2019年,48.0萬元。
6、主持完成國家自然科學青年基金項目,豬7號染色體繁殖性狀QTL的精細定位和位置候選基因鑒別,2012-2014年,23.0萬元。
7、主持完成江西省科技支撐計劃項目,高效手工克隆技術的優化及優勢種豬的擴繁與示范,2012-2014年,15.0萬元。
8、參與完成國家轉基因重大科技專項,高繁殖力轉基因豬新品種培育,2008-2015年,2841.0萬元。
9、參與完成農業農村部農業科研杰出人才及其創新團隊項目,2011-2015年,100.0萬元。
10、參與完成國家自然科學青年基金項目,鑒別豬7號染色體引起脊椎數變異的因果基因,2011-2013年,18.0萬元。
11、參與完成國家自然科學地區基金項目,解析榮昌豬隱性白毛的分子遺傳機理,2009-2011年,35.0萬元。
12、參與完成國家自然科學青年基金項目,母豬殺嬰行為QTL精細定位及位置候選基因研究,2008-2010年,18.0萬元。
13、參與完成江西省科技廳項目,豬乳頭數初情期QTL精細定位及其標記輔助育種技術研究,2008-2010年,9.0萬元。
14、主持完成江西省教育廳項目,公豬1號染色體精液品質QTL精細定位和候選基因研究,2008-2010年,1.0萬元。
15、參與完成科技部農業科技成果轉化項目,牛胚胎性別控制技術在優質奶牛和肉牛產業化中的應用,2006-2008年,70.0萬元。
16、主持完成江西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豬SPAM1基因新SNP的遺傳變異分析及與繁殖性狀的相關性研究,2006-2008年,2.0萬元。
17、參與完成農業農村部農業結構調整重大技術專項,胚胎生物技術在現代優質肉牛高效生產中應用的關鍵技術體系研究,2005-2007年,30.0萬元。
18、參與完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地區傾斜重點項目,中國地方豬種初情期與發情間隔QTL以及特異性基因的鑒定,2004-2006年,40.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