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簡介
熊六鳳,1970年7月生,男,漢族,江西南昌人,博士,副教授,碩士生導師?,F任國家大宗淡水魚產業技術體系南昌綜合試驗站核心成員、江西省大宗淡水魚產業技術體系養殖與工程設施崗位專家、國家執業獸醫師、江西省標準化專家、江西省注冊咨詢專家、江西省科技特派團團長;江西省水產學會常務理事兼副秘書長、江西省動物學會理事;系中國水產學會會員、中國動物學會會員、中國貝類學會會員。承擔了《魚類學》、《魚類增養殖學》、《養殖水域生態學》、《魚類行為生態學》教學和實踐教學任務;現主持或主持完成江西省科技廳重點項目1項、江西農業大學校級項目1項。參與完成國家級項目2項,省廳級項目8項。發表論文30余篇,參編著作2部。
教育經歷(從大學本科開始,按時間倒排序):
2007年9月 —2011年6月 南昌大學 動物學專業博士生
2003年9月—2006年6月 江西農業大學 特種經濟動物學碩士生
1988年9月—1992年7月 上海水產大學 淡水漁業本科生
工作經歷(科研與學術工作經歷,包括國外訪學,按時間倒排序):
2007年11月—至今 江西農業大學動物科技學院 副 教 授
2002年1月—2007年10月 江西農業大學動物科技學院 講 師
1992年8月—2001年12月江西省南昌市水產試驗場 工 程 師
代表性研究成果和學術獎勵情況:
一、論文
1、陳堂華, 歐陽珊, 熊六鳳,祁 濤, 吳小平. 江西青嵐湖圓頂珠蚌的種群結構與繁殖特征研究[J]. 水生生物學報, 2010, 34(3): 473-478
2、熊六鳳, 歐陽珊, 陳堂華, 祁 濤, 吳小平.江西青嵐湖淡水蚌類的資源現狀和時空變化[J].江西農業大學學報, 2010, 32( 6): 1257~1264.
3、熊六鳳, 歐陽珊, 陳堂華, 祁 濤, 吳小平. 鄱陽湖區兩個不同用途湖泊淡水蚌類資源現狀的比較研究[J]. 上海海洋大學學報, 2011, 20(2): 204-210.
4、熊六鳳, 歐陽珊, 陳堂華, 祁 濤, 吳小平. 鄱陽湖區淡水蚌類多樣性格局[J]. 南昌大學學報(理科版), 2011,35 (3): 88-95.
5、XIONG Liufeng, OUYANG Shan,WU Xiaoping. Fauna and standing crop of freshwater mussels in Lake Poyang, China [J]. Chinese Journal of Oceanology and Limnology (CJOL),2012, 30 (1): 124-135.
6、熊六鳳, 劉曉蘭. 烏鱧優質高產養殖技術[J]. 江西水產科技, 2012, (1): 35-36.
7、隗黎麗, 吳華東,熊六鳳*. 柱狀黃桿菌對草魚TLRs基因表達水平的影響[J]. 大連海洋大學學報, 2013, 28(4): 378-382
二、著作
1、無公害水產養殖技術規范(參編)[M]. 江西科學技術出版社, 2005.2
2、虹鱒健康養殖關鍵技術(副主編)[M].江西科學技術出版社,2017.8
三、江西省地方標準
1、綠色食品 上高鳙養殖技術規程( 參編).江西省質量技術監督局.2015.
四、專利
1、一種由圓周運動器械供能的壓力儲氣式水產養殖水體曝氣裝置(第三)證書號:第8752821號(2019年4月19日)
2、一種水產品清洗消毒設備(第二)證書號:CN 201820707028.2(2019年)
主持或參加科研項目及人才計劃項目情況(按時間倒排序):
1、2019-2022年參加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31860735號)“恩諾沙星對鯽魚血腦屏障的滲透性及其所致大腦組織損傷評估研究” 經費39萬元
2、2018-2020主持江西省科技廳重點項目(贛財文指[2018]13號)“2018年江西省大宗淡水魚產業技術體系—養殖與工程設施崗位” 經費90萬元
3、2014-2016年主持南昌市科技局對外科技合作項目(2013HZCG017號)“益生菌對黃顙魚益生機能及養殖水質調控的研究” 經費8萬元
4、2013-2014年參加了江西省科技廳科技支撐計劃項目(2013BBF60010號)“鄱陽湖區彭澤鯽低氮磷排放環保型飼料的研究與推廣”經費5萬元
5、2012-2013年參加了江西省科技廳科技支撐計劃項目(2011ZBBF60012號)“鄱陽湖區彭澤鯽低氮磷排放環保型飼料的研究與應用”自籌經費
6、2012-2014年參加了江西省科技廳自然(青年)科學基金項目(20114BAB214003號)“黃鱔轉錄組SNP 遺傳圖譜的構建及抗病相關QTL分析” 經費1.5萬元
7、2011-2014年參加了江西省科技廳科技支撐計劃項目(20111BBF60021號)“黃顙魚重大新流行性疾病“裂頭病”的早期診斷、預警及免疫防治技術研究” 經費4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