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黎觀紅,1974年10月生,男,漢族,江西于都人,博士,二級教授,博士/碩士生導師。現為江西省動物營養重點實驗室副主任、動物科技學院動物科學系主任(專業負責人)、動物科學教工一黨支部書記。先后赴加拿大(2005.09-2006.07)、英國(2011.10-2012.10)和美國(2014.11-2015.05)留學。2009年入選江西省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人選和江西農業大學首批“未來之星”。2010年被江西省科技廳確定為江西省青年科學家培養對象,2011年被省教育廳確定為江西省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師,2014年1月-2018年12月被聘為我校動物營養與飼料科學學科首席教授。現兼任《Frontiers in Veterinary Science》、《世界華人消化雜志》、《江西農業大學學報》和《飼料研究》雜志編委,中國畜牧獸醫學會動物營養學分會理事、中國畜牧業協會家禽業分會理事、江西省畜牧獸醫學會常務理事、江西省家禽業協會常務理事。
研究興趣主要集中于腸道黏膜免疫及營養調控、動物應激與免疫及營養調控、益生菌作用機理。
教育經歷(從大學本科開始,按時間倒排序):
2001.09~2005.06:博士,江南大學食品學院,糧食、油脂與植物蛋白工程專業
1997.09~2000.06:碩士,江西農業大學動物科技學院,動物營養與飼料科學專業
1993.09~1997.06:學士,江西農業大學動物科技學院,動物營養與飼料加工專業
工作經歷(科研與學術工作經歷,包括國外訪學,按時間倒排序):
2000.08-2001.08,江西農業大學動物科技學院,助教
2005.09-2006.07,University of Guelph, Ontario, Canada,訪問學者
2011.10-2012.10,University of Southampton, United Kingdom,訪問學者
2014.11-2015.05,Virginia Polytechnic Institute and State University,USA,訪問學者
2006-至今,江西農業大學動物科技學院,講師,副教授、教授。
代表性研究成果和學術獎勵情況:
發表學術論文120余篇,以第一作者和通訊作者身份發表學術論文50余篇。主編著作1部、參編教材和著作3部。獲江西省科技進步一等獎和三等獎各1項、中國輕工業聯合會科技優秀獎1項、江西省高校科技成果一和二等獎各1項。
主持或參加科研項目及人才計劃項目情況(按時間倒排序):
(1)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 TLRs信號通路在熱應激肉雞組織損傷中的作用及營養調控(31860651),2019-01至2022-12,39萬元,主持。
(2)江西省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熱應激條件下肉雞腸道cathelicidin抗菌肽表達變化及益生菌的調節作用(20181ACB2001),2018-09至2021-08,50萬,主持。
(3)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從腸道微生物—TLRs—β-防御素途徑探討熱應激對肉雞腸道屏障功能的影響(31560641),2016-01至2019-12,42萬元,主持。
(4)江西省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鼠李糖乳桿菌及其肽聚糖對雞Cathelicidins抗菌肽表達的影響及分子機制研究(20161ACB20008),2016-01至2019-12,30萬元,主持。
(5)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鼠李糖乳桿菌肽聚糖對雞β-防御素9基因表達的調節及其信號通路(31360555),2014-01至2017-12,51萬元,主持。
(6)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熱應激對泰和烏骨雞黑色素合成的影響及硒的調節作用(31360330),2011-01至2013-12,26萬元,主持。
(7)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乳酸桿菌對雞小腸上皮細胞抗菌肽Gal-6基因表達的調節及其信號轉導途徑(30800791),2009-01至2011-12,20萬元,主持。
(8)江西省教育廳科技計劃項目,α-MSH-MC1R-cAMP-TRP通路在調控泰和烏骨雞黑色素合成中的作用研究(GJJ12221),2012-01至2014-12,2.5萬元,主持。
(9)江西省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日糧前體氨基酸酪氨酸,苯丙氨酸水平及模式對泰和烏骨雞黑色素合成量的影響(2007GZN0702),2008-01至2010-12,2.5萬元,主持。
(10)江西省科技支撐計劃重點項目,采用營養調控技術提高泰和烏骨雞藥用滋補價值的研究與應用(20061B0201500),2006-01至2010-12,15萬元,主持。
(11)江西省青年科學家(井崗之星)培養對象,贛科發計字[2010]209號,2011年,動物營養與飼料科學。
(12)江西農業大學首席教授,2014-01至2018-12,動物營養與飼料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