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開發和運用好本校紅色校史、黨史的文化資源,貫徹以史育人、以文化人的理念,讓學生在學思踐悟中牢記初心使命,在知行合一中強化責任擔當。5月27日下午,江西首批“紅色班級”創建試點、動科院“俊秀紅色班”聯合檔案館開展“追尋紅色記憶悟初心,傳承紅色基因踐使命”活動,沉浸式學習和感悟紅色精神。檔案館館長廖述香、動科院黨委副書記陳小志親臨現場指導,“俊秀紅色班”同學及學院學生黨員代表積極參與本次活動。
“器以載道,物以傳情”同學們來到檔案館進行沉浸式學習,仔細翻閱劉俊秀同志的生平資料。一本本泛黃的檔案,見證了劉俊秀同志光輝偉大的一生,訴說著永不磨滅的紅色印記。同學們在珍貴的紅色檔案中沉浸式感受風云變幻、艱苦卓絕的崢嶸歲月,回望曲折歷史,照見紅色初心。

隨后,師生圍坐一堂,共話紅色精神。廖述香以共產主義勞動大學的發展史為主線,以豐富的史料、生動地講述,解碼一份份紅色檔案,為大家講解劉俊秀同志與農大的故事。劉俊秀同志曾任共產主義勞動大學總校首任校長,在他的帶領下,共大蓬勃發展,開創了獨特的“半工半讀”教學模式,取得了輝煌成就,孕育了“共大精神”。廖述香指出:紅色檔案中孕育著黨的初心使命,而查找紅色檔案,解碼其中的紅色基因,挖掘其中的紅色故事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她希望同學們能夠在與紅色文化的一次次碰撞中,傳承紅色基因、賡續紅色血脈,堅定理想信念,練就過硬本領,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作出應有的貢獻。

在“俊秀紅色班”首批黨員陳云燕的眼中,劉俊秀同志是一位為黨和人民鞠躬盡瘁的共產主義戰士。她說道:“俊秀紅色班”依托于紅色電影、紅色書籍、紅色景點等多種載體推動黨史學習教育,讓紅色文化入腦入心,激勵著同學們從紅色文化中汲取奮進力量,將紅色基因薪火相傳,不負時代重托,用青春書寫無愧于時代、歷史的華彩篇章。班長段藝文同學分享了對“棉花校長”劉俊秀同志的認識,她被劉校長忠心耿耿、為國為民的奉獻精神所感染,號召大家要以革命先輩為榜樣,進一步堅定理想信念,當好新時代的答卷人。

談及“俊秀班”的意義與使命,班主任宋德平老師闡述到:追憶劉俊秀同志的一生,“將論文寫在大地上”是其書寫的時代答卷,更是當下對廣大科技工作者的殷切期許,作為“俊秀紅色班”的成員,同學們要傳承和發揚這一寶貴精神,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以科技報國的遠大抱負,發動實干、創新的強大引擎,將科研成果應用在實現現代化農業的偉大事業中。
陳小志高度肯定此次活動,他指出:“俊秀紅色班”是注入紅色基因的班集體,要持續深挖共大精神,使紅色文化育人融入本班的教育教學全過程和各環節,將班級打造成為能“利用好紅色資源、發揚好紅色傳統、傳承好紅色基因”的特色思政品牌。最后,陳小志對“俊秀紅色班”的建設提出三點建議:一是深入深挖紅色文化的育人功能,善用校內校外的紅色資源引導同學們樹立強國之志、實踐報國之情,努力成長為擔當時代大任的青年;二是不斷創新紅色班級育人的載體和形式,廣泛開展參與式、沉浸式、體驗式的紅色文化活動,讓紅色文化滲透到日常生活,浸潤師生心靈;三是全面提升示范引領、輻射帶動能力,著力推進紅色班級制度化、規范化建設,把“俊秀紅色班”著力打造成學校紅色育人平臺、育人高地。

活動最后,同學們參觀了校史館,全方位沉浸式了解學校的“前世今生”,在追尋紅色記憶中學習紅色文化、傳承紅色基因。

本次活動是一堂生動立體的“紅色思政課”,讓同學們在沉浸式活動中接受紅色精神的洗禮,引導同學們在學思踐悟中銘記歷史,篤定為國為民初心。黨史校史是高校立德樹人的“教科書”,其所蘊含的鮮紅底色,將不斷激勵青年一代與國家和民族肩并肩、心連心、同呼吸、共命運,傳承紅色血脈,厚植愛農興農情懷,勇擔“強農興農”使命,不斷凝聚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青春的磅礴力量!

供稿:俊秀紅色班 房夢桃 段藝文 編輯:裘晨 審核:陳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