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疫情防控的重要指示精神,加強疫情防控期間學生的思想引領,我院堅持把黨的領導貫徹在“疫”線,把育人工作落到實處,把對學生的關心關愛落到細處,聚焦引領力、提升行動力、著眼服務力、增強凝聚力,推動“我為疫情防控做件事”實踐教育活動落地見效。
聚焦引領力,思想引航彰顯動科廣度
學院始終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主線,連日來,組織全院團員青年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考察調研中國人民大學時重要講話精神、《習近平與大學生朋友們》系列訪談實錄及共青團十八屆六中全會精神宣講會等,切實加強學生在疫情防控期間的思想引領,依托學院網站、微信公眾號等網絡平臺宣傳防疫知識,主動占領網絡思想政治教育主陣地,引導全院學生正確認識疫情,不信謠不傳謠不造謠。堅持黨建帶團建,紅色先鋒黨小組開展“云端”大思政課,把抗疫實例融入課堂,打造生動思政教材,300余名學生相聚“云課堂”;堅持模范引領前行,“俊秀紅色班”團支部率先開展“共克時艱,青春戰疫”線上特別團日活動,以“共享一次抗疫故事”的形式增強團員青年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信心和決心,各班團支部累計開展“戰役云學習”“傳五四百年薪火、展當代青春風采”等主題團日活動80余次。
提升行動力,志愿啟航彰顯動科速度
自學校封閉式管理以來,學院第一時間組建300余人的“青年沖鋒隊”,核酸檢測現場、門崗卡口、樓棟樓道等校園各處均涌現出動科“綠馬甲”忙碌的身影,“同學你好!請于九點四十分下樓集合做核酸。”“我們先把這幾個帳篷放到旁邊,那個角去一個人,大家一起把帳篷支起來。”一句句話語充分詮釋出“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精神,截至目前,學生志愿者參與各類志愿服務活動共計700余次,“在疫情的沖擊下,人人都是戰斗員。作為一名發展對象,我將用實際行動在疫情防控的第一線接受黨組織對我的考驗。”初心所在,力量所系,動物醫學1903班江舟在“疫”線磨煉意志,以連續參加12次志愿服務的實際行為表明自己向黨組織靠攏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決心。
著眼服務力,關愛護航彰顯動科溫度
根據疫情防控工作需要,學校封閉式管理時間較長,加之季節、心理、情感、就業等多重因素的影響,容易造成學生不良情緒的滋生。學院始終秉承“以生為本”理念,構建“學院領導-輔導員樓棟長-樓層長-寢室長-學生個人”五級網格化管理模式,拓寬生活服務渠道;構建“學院領導-輔導員教師-學生骨干/信息聯絡員-學生個人”四級聯動制,暢通信息交流渠道;構建“學院領導-輔導員教師-班級心理委員-學生個人”四級心理健康防護網,疏通學生心理障礙。學院領導靠前指揮,多次進入宿舍詢問學生需求,送口罩、購藥品、送崗位,打通師生服務“最后一公里”。學院教師堅守疫情防控一線,為高年級學生拓渠道助升學、助就業,為低年級學生搭平臺助成長、助發展,著力滿足學生的多層次需求,解決學生訴求達500余件。
增強凝聚力,文化助航彰顯動科深度
“最美逆行者,肩負的是責任與擔當,守護的是生命與希望。”動物科學1803班楊晨在學院開展的“疫情下的閱讀力量”讀書打卡活動中寫下這樣的感悟。為更好地發揮文體活動在疫情防控工作中的積極作用,學院積極探索疫情防控新形勢下文體活動新體系,“建團百年恰青春,奮斗有為正當時”第十三屆黨團知識競賽,激勵全院青年學子繼承和發揚黨團的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薪火相傳,考研接力”考研圖書捐贈活動,212位“上岸”學生,將自己祝福的話語寫在捐贈書籍的扉頁,讓知識在愛的手中傳遞;第十五屆“班班辯”線上辯論賽,辯題選題貼合學生生活,嚴謹卻不乏有趣;“云端”運動會,以賽促練,在減少學生運動聚集的同時,豐富運動選擇……一系列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文體活動不僅傳遞出動科學子共克時艱的正能量,更讓學生將“抗疫精神”銘記于心,為奪取疫情防控斗爭的全面勝利貢獻青春力量。
供稿:裘晨 徐嘉玲 編輯:裘晨 審核:陳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