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南昌疫情暴發以來,動科院迅速行動、統籌謀劃、善作善成,“守好門、看好人、厘清事”,始終堅持把保衛全院師生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的責任放在心上、抗在肩上,用情用力,攜手聚能,筑牢疫情防控堅固防線。
靠前指揮,有序、高效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學院領導班子堅決落實好省委、校黨委關于疫情防控的會議精神,第一時間成立動科院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第一時間啟動動科院疫情防控緊急預案,院長胡國良線上線下多次主持召開防疫專題會議,他多次提到,要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學校關于疫情防控的決策部署上來,堅持“寧可十防九空,不可失防萬一”的原則,把問題想得嚴重一些,把風險想得大一些,把措施定得更周密一些,主動作為、靠前指揮,積極回應師生關心關切的問題,加強輿情導控,有序高效地部署防控工作。
“核酸檢測馬上輪到咱們樓棟了,大家戴好口罩,盡快下樓,排好隊伍,外面天氣轉涼了,要多穿幾件衣服,別凍著了…”,學院黨委副書記陳小志第二次舉著小喇叭在學生寢室樓棟下喊著,積極組織學生有序完成多輪核酸檢測。“學校封閉式管理期間,大家更要當好‘大家長’的角色,讓學生充分感受到在校如在家的溫暖,以父母之心關心關愛學生”,他反復對輔導員說道。
學校八茅嶺240站口、南大門口,全國樣板黨支部書記、副院長郭小權,新時代贛鄱先鋒、副院長吳小波,在疫情防控卡點開展志愿服務工作,“作為黨員領導干部,我們更應以身作則,從實際行動上落實疫情防控措施不打折扣,當好全校師生的‘守門人’,充分展現農大人的責任與擔當。”
關懷學生,有力、暖心
“我報名!”“我可以!”“我年輕,讓我來!”一聲聲請戰聲不絕于耳......學院團委書記、黨員教師蔡敏茜積極響應號召,第一時間組建了300余人的黨員先鋒隊和青年志愿服務隊,設立了“核酸檢測”“日常管理”“教學服務”“后勤保障”等4個黨員先鋒崗和志愿服務崗,在疫情防控的關鍵時刻,引導師生黨員和團員青年自覺發揮積極作用,讓黨旗在抗疫一線高高飄起。
“同學們要關注我每天在群里發布的線上招聘信息,積極投遞簡歷,特別是考研的同學要時刻關注復試信息,疫情期間我會正常上班積極幫助大家做好復試準備工作,相信大家在春暖花開之際定會尋到最好的歸處”,專職輔導員、黨員教師祝超超的話語讓畢業生更加堅定了前行的方向。
專職輔導員裘晨每日負責將學院403位全日制在籍研究生的身體狀況、在校狀態、位置動態、核酸檢測等進行全面細致的整理上報,每一條數據他都認真核查。一旦發現數據有問題,他立即聯系學生本人,“現在具體處于什么位置?第三輪核酸檢測做了嗎?疫苗加強針接種了嗎?精準的數據摸排,為研究生疫情防控工作打下了堅實基礎。此外,他作為教師黨員主動報名學校疫情防控志愿者,走在疫情防控一線。
“2+3”輔導員、黨員教師呂梓陽每日負責全院1405名本科生體溫登記、重點地區管控排查、核酸檢測等工作,他時常接到學生的電話,“喂,老師,我是山西晉中的,我近期可以返校嗎”他嚴格按照管控措施,逐一審核,經常回復學生消息到深夜,在他心里,學生的事永遠是最重要的。
堅守崗位,有愛、奉獻
“趙老師您好,群里發布了核酸檢測(第三輪)情況登記問卷,還請您盡快填寫”,自學校疫情防控阻擊戰打響以后,黨員教師王睿作為學院疫情防控工作聯絡員,時刻關注學校防疫工作微信群的信息,為全面摸排學院教職工核酸檢測情況,做了大量細致的摸排工作。
本科教學秘書、黨員教師孫藝文,第一時間與任課老師和學生傳達最新教學和考務安排,積極引導教師多平臺線上教學,做到停課不停學,學習質量雙保障。對于考研學生復試需要本科成績單打印的問題,積極與教務處多部門協調溝通,并安排以班級為單位高效匯總辦理,避免了人員聚集且及時有效的解決了問題。同時,與李福貴“夫妻檔”教師共同走向志愿服務崗位,在板栗園臨時開設的核酸檢測點,兩位教師黨員在檢測點人手不足情況下,主動請纓,會同黨員教師曾慶節、殷超、王稀珍積極投身志愿服務工作。
這段時間,研究生教學全部按原課表實施線上教學,研究生教學秘書、黨員教師劉悅第一時間通知任課老師和學生,協助任課教師與研究生聯系協調,以理論教學和seminar多種形式開展線上教學,安排一名研究生作為負責人參與協調工作,共同保障線上教學的開展和學習效果。她充分發揮了連接教師、學生和研究生院的橋梁作用,將師生對線上教學的問題反饋給研究生院,保障秩序正常進行。
學院在疫情防控過程中,有參加志愿服務的黨員教師,有默默奉獻的專職輔導員,有堅守崗位的行政人員,也有用青春和汗水譜寫青春贊歌,以實際行動踐行初心使命的動科學子,而他們的故事正在上演…
供稿:動科院 編輯:裘晨 審核:陳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