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三農工作和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勇擔強農興農時代使命,近日,由“國家特色淡水魚產業技術體系骨干成員+江西東鄉泥鰍科技小院入駐專家+師生黨員+青年團員”組成的“稻蛙鰍綜合種養水質檢測”暑期“三下鄉”調研服務團開展了一系列社會實踐活動,以青春力量為鄉村振興賦能。
踐行使命,科技助農。7月1日,教師黨員王自蕊帶領團隊中的學生黨員曾毅、徐嘉玲前往南昌縣廣福鎮開展“鄉村振興、科技賦能”農業實用人才培訓活動,為養殖戶“傳經送寶”。培訓會上,王自蕊圍繞特色淡水魚產業現狀、健康養殖技術和泥鰍養殖關鍵技術等方面問題進行授課,還詳細解答了養殖品種的選擇依據、苗種來源、調水頻率等養殖戶關心的生產實際中的問題。
學以致用,用以促學。7月6日,學院黨委副書記陳小志代表學院黨政慰問在撫州東鄉泥鰍科技小院開展“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的“稻蛙鰍綜合種養水質檢測”調研服務團的師生。他勉勵團隊成員:“既要注重課堂學習,更要深入行業實踐,增強助力科技興農、投身鄉村振興的信心,把‘學農、愛農、助農’的理念深深扎根贛鄱大地。”陳小志還參觀科技小院所在地江西恒佳水產養殖有限公司的相關設備及產業體系,帶領服務團的師生與總經理張斌華進行深入的校企交流。張斌華鼓勵團隊成員在夯實理論基礎的同時,多參與社會實踐,走進基層一線,對水產行業有更深刻的理解,成為鄉村振興的“排頭兵”。
躬行實踐,履踐致遠。7月7日,“稻蛙鰍綜合種養水質檢測”調研服務團走進東鄉區孝崗鎮、小璜鎮等多個稻蛙綜合種養養殖基地調研養殖現狀,與養殖戶們面對面交流探討經驗,把專業知識以通俗易懂的方式講給養殖戶聽,補齊養殖戶技術“短板”。隊員們在實踐中增長見識、運用自己的專業知識和特長深入了解社會,提高自己綜合素質的同時為鄉村振興貢獻自己微薄之力,用實際行動響應“青春心向黨,建功新時代”。
供稿:蔡敏茜 徐嘉玲 編輯:裘晨 審核:陳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