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學院緊緊圍繞“為黨育人、為國育才”初心使命,以學校“金扁擔” 黨建品牌為支撐,深入推進學院黨建“12365”工程,通過強化“黨建+”系列活動,引導學生“頂天立地”,培養更多“三懂兩愛”新農人才,讓更多動科學子,特別是學生黨員和學生骨干樹立“學在江農,心系三農”的情懷,畢業后將個人的職業理想與國家急需和重大發展需求緊密結合。同時,學院充分發揮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開展了系列“黨員幫扶升學就業”行動,多維助力學院升學就業工作邁上新臺階。
構建幫扶體系,保障升學就業。家事國事天下事,讓人民過上幸福生活是頭等大事,就業涉及民生,民生就是最大政治。學院黨委始終將升學就業工作置于學院黨建工作的中心地位,與其他中心工作同部署同研究同安排,在“人員、經費、場地”等方便給予優先傾斜與保障。通過召開專題會議,精心制定實施方案,明確升學就業工作的指導思想、目標任務和實施路徑,構建了“學院黨委—黨支部—師生黨員”三位一體的升學就業幫扶聯動體系,形成全院上下齊抓共管的良好局面,營造積極向上的院風學風、班風舍風,打造“全方位、全覆蓋、全過程”的升學就業保障體系。
提升服務效能,護航升學就業。學院齊抓共管,共同努力,不斷提升升學就業服務效能,把學生的就業問題解決好,讓每位畢業生笑容更多,心里更暖。一是做到全面覆蓋,分類指導。教工黨支部將服務學生升學就業作為黨支部建設的重要工作來抓,根據不同年級學生特點制定針對性措施。低年級時,引導學生樹立升學就業目標,做好學業規劃;大二、大三階段,組織班級開展考研交流會、就業宣講會,多角度、多層次強化升學就業意識;大四階段針對考研復習、求職選擇等方面給予具體指導,助力學生明確方向,提升競爭力。二是精準服務,個性指導。通過一對一咨詢、職業規劃講座、考研指導等方式,為學生提供個性化、專業化服務,幫助學生找準職業定位和考研方向。三是搭建平臺,深度合作。以校企合作班級為依托,推動學生參與社會實踐、企業實習等活動,拓寬學生視野,積累實踐經驗,增強學生對行業的了解,提高就業適應性;四是及時疏導,增強信心。面對升學就業壓力,部分學生可能會出現焦慮、迷茫等情緒,積極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組織心理咨詢和心理輔導活動,建設“牧心港灣”心理輔導站,為需要幫助的學生調整心態,樹立信心。
激發黨員賦能,共筑成長之路。學生黨支部充分發揮戰斗堡壘作用,依據組織育人體系建設,整合黨員力量,做實朋輩互助,為各年級學生提供升學就業幫助。學院組織優秀學生黨員從不同角度、不同方面、不同專業分享學業和職業生涯規劃,幫助低年級同學明確目標、制定計劃,形成良好的互助氛圍,帶動全體學生共同成長進步;邀請優秀校友回校開展講座、提供職業指導,為學生提供真實的行業信息和職業發展建議,幫助學生更好地適應職場需求,堅定學生升學就業目標;成立就業升學黨小組,利用新媒體平臺及時發布升學就業信息,提供便捷高效服務,以實際行動彰顯黨組織的引領作用。
學院黨建工作堅守 “立德樹人擔使命,強農興農守初心” 信念,致力于為黨育人、為國育才。 2024 屆 355 名本科畢業生中,215 人考取研究生(不含出國出境留學),升學率達 60.56%,位居全校之首,初次就業率達 88.73%,穩居全校前列,通過全方位、全體系的培養,就業同學的職業規劃更加清晰,步入崗位更加自信,企業對我院培養學院滿意度高。
夢雖遙,追則能達;愿雖艱,持則可圓。學院黨委將持續強化黨建在學院發展中的核心地位,將黨建與教育教學,與學生成長成才深度融合,深化黨建在升學就業的引領作用,吸引優秀學子積極加入黨組織,譜寫“立德樹人、強農興農”新篇章,為國家、社會輸送“學農知農愛農”的新型農業人才,為鄉村振興和農民增收貢獻“江農”力量,留下江農“足跡”。